一、 方案背景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要素构成看,“数据”脱颖而出,超越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等上升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对数字资源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竞争焦点迅速从资本、劳动力转向数据资源争夺和攫取。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将智慧物流纳入“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纳入“数字要素驱动业”。“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将继续提升,是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护和提升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依托。
(一) 国家产业政策指导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21年3月1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决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 加快数字化发展”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划。
规划中要求: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加快推进新基建的政策暖风频吹,为智慧物流的加速发展开启了更大空间。在“工业4.0”、“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为有力引导和支撑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多项政策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
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降低物流成本与新基建相结合,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物流园区等融合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关于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质量效率,深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物流业态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二) 智慧教学发展
智慧教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着力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我国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规划推进重要事项之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及其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重要工作内容。
智慧教学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学习评价反馈、立体化的互动交流和智能化的资源推送,全面变革课堂教学内容与结构,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中国教育网络》2015(7)刘邦奇《当智慧课堂遇到大数据》)。
(三) 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发展
数智(数字化+智能化)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数智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物流领域在近年来呈现出加速变革的态势,这一方面受益于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受到新冠疫情、世界贸易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呈爆发趋势。这些正在深刻改造物流业的面貌。
随着“中国制造”在规模化、集成化的道路上逐步发展,规模化生产制造成为避免淘汰的重要方式,对大量物料、成品的存储、输送和管理也迫使厂商从传统人工方案转向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物流是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工业4.0职能工厂的框架内,智能物流是连接供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智能工厂的基石。因此,生产制造企业对降本增效有着内生的需求,对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的采购与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未来智慧工厂的物流控制系统将负责生产设备和被处理对象的衔接,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物流总额近十年来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98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4.6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2016-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将近6000亿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崛起,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四) 企业用人新需求
2015年,澳大利亚对2012-2015年间企业对员工技能增长进行调研,数据来源于420万岗位和6000个不同数据源。数据显示,信息能力和创新及解决问题能力越来越重要。调研结果如下图:
数智物流通过连接升级、数据升级、模式升级、体验升级、智能升级和绿色升级全面助推供应链升级,这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物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物流企业的升级,对相关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数智化是指通过算法的能力,把物流要素经过计算后进行重构,从而产生颠覆性的作用。数智物流更加重视将物流建设以及实际管理中的物联网和当前互联网实现有效的整合,借助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等知识开展系统操作以及处理,将各种数据转化为产品能力以及调度能力。因此,数智物流要求从业人员还需具有大数据与物联网相关基础能力。
2.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才会密集发布指导文件,如:《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激活数智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头,充分体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电子商务等众多行业跨界融合的新特点。因此,数智物流要求从业人员还需具有融合创新和跨界复合型的能力。
3.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数智物流企业的运作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人化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体力劳动被机器人替代,极大的减少了物流业劳动密集比例,物流业往科技与资本密集型转变。因此,数智物流要求从业人员更加突出物流企业运营和规划优化能力。
二、 方案概述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崭新的数字世界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职业被数字世界提供的算法服务所取代,伴随着劳动力被大量解放,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有了全新要求,教育也必然聚焦到以创新能力、批判意识等高阶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育人过程上来。迈向未来教育的进程中,平衡新兴技术和传统教学间的关系极其重要。仅依靠技术力量无法真正实现教育变革,需要对教学环境、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作出调整,以更好地应用新兴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本建设方案旨在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对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5G等新技术;对接供应链协同管理、消费生活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客户体验升级等新业态;对接数字化、智能化与无人化等职业环境新要求;对接数字化教学、育训一体与终身学习等新模式。本方案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物流管理专业升级与智慧课堂改造措施如下:
(一) 教学环境对接智慧高效的教与学
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实验过程数字化和教学呈现可视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高效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二) 教学内容对接数智化物流企业职业能力新要求
本建设方案在充分分析数智化物流对人才新要求的前提下,重新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数智化物流为应用场景,设置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一体化运作和供应链运营管理等课程,开设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等为专业基础课程。整体优化学分设置,调整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特色方向课的比例,使学生重视实践课程,积极参与实践。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是本方案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典型数智化企业的工作过程与对应理论知识体系相结合进行重构设计,形成工作过程项目化体系。本方案课程把智慧供应链、智能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智能化运营、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等前沿职业能力要求贯穿其中,使学生相关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课程实践对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典型数智化物流企业为原型,打造虚拟工厂实训环境,营造实际工作职业氛围,使教学组织实施与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一致,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实践过程,将各种职业能力转化成独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把工作过程的行动化领域转化成课程的学习领域,强化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做于一体的职场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递进式提升。
(三) 教学方法对接智慧化教学实践
教育既是结果导向,又是过程导向。在科技的加持下,在线教育重塑教育教学场景,让教育适应着数字化时代的变化。数字化素养的培养,不单是从课程内容上学习,而更为有效的手段是学习过程按数字化模式来实施。方案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资源、课堂测验、课堂互动、课程实验实训等均在教学平台中完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中的数据统计功能,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活页式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培养搜集、筛选信息解决学习难点的能力,养成使用线上资源解决问题以及实时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评价对接学评融合多元评价体系
学评融合是基于数字世界的教育,统筹评价的学习性和诊断性为一体,强调以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评价新理念。强调通过数字世界将评价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鼓励人人展示分享成果、人人参与系列评价活动,基于评价过程与评价数据不断反思改进,促进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数字世界记录的学习过程数据和评价过程数据,建立各种模型来计算学生认知、社会性、心理等多方面素养的发展,再以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方案采用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构建课程教学效果多元评价体系,落实过程评价,并从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素养等不同维度构建评价内容,切实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建立课程教学质量监测及评价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利用教学平台数据分析与挖掘,开展学情分析、学习过程监测、课程诊断等全过程教学评价,使学生学习过程和评价结果显性化,同提高评价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精准化,全面服务于数智化物流人才培养。
三、 必要性分析
(一) 打造智慧课堂,推进体系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按照课程和教学论的观点,课堂的含义更深的层次是指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延伸到智慧课堂来讲,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管理。在体系化教学改革中,课程毫无疑问成为关键一环。
(二) 适配数智化产业发展,解决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随着数智化产业的发展,企业主动或被动的进行改造与转型,从业人员须跟随企业转型而升级,不然只能被社会淘汰。数智化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数据素养、物流规划与运营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要求逐渐提高,作为培养相关从业人员的高校,必须瞄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的目标,去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三) 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带动区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先后出台了《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纲要》《“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所有政策的落实与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人才培养来支撑的。虽然中国幅员辽阔,发展有先有后,但数智化的趋势是不变的,处于较靠后发展的区域更为需要有先进经济发展思想的学生来引领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四) 顺应数字化社会原住民学习习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目前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可以说他们是在“数字”环绕中成长。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开展数字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数智化教学内容是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更多人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生源结构将变的更加多元,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开展数字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数智化教学内容是唯一选择。
了解更多内容(建设内容、合作模式、经费预算、案例效果图)可咨询我院新文科教研室
电话:18937110139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设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